2007年9月15日 星期六

占星學的歷史發展 2.希臘化時期

就占星學的發展歷史而言,有關希臘的深遠影響,約可劃分成古希臘,以宇宙哲學建構占星學時期,和以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擴展版圖,而與各地文化交融而形成泛希臘文化之希臘化時期,這其中也包含其後期的羅馬時代,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為止。

希臘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B.C.8世紀的荷馬史詩的澎湃激昂,至今仍讓世人難忘,荷馬時期的希臘位處巴爾幹半島,被海洋和許多島嶼所包圍的多山國家,較難發展陸上類似古代東方的集權國家,藉由海上交通而形成經商貿易特色的新型式國家,當時普通平民與貴族對抗取得勝利形成所謂自由公民,以商人、手工業者居多,容易奠定經濟和政治實力,由於這種城邦特色造就貿易、財富、思想自由,而使希臘文明耀眼非凡,他們所建構的哲學觀念,至現今仍一直被稱誦。

其中的宇宙哲學觀念及萬物生成源自四大元素,地(土)、水、火、風,一直是占星學的重大支柱。 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 約B.C.580-500),數學著名的畢氏定理創始人,認為「數學的本原就是萬物的本原」提供宇宙天空的奧妙詩篇,也為占星學數學結構,如陰陽、三方、四正、相位....等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柏拉圖(Plato B.C.470-347)所著的《泰米亞斯篇(Timaeus)》敘說造物主如何利用四大元素,地(土)、水、火、風來創造世界,結合世界靈魂(World-Soul)和每個東西創造時就存在,但又分別為「自同」和「他異」從而解釋,赤道(自同)和黃道(他異)傾斜成約23.5°的「靈魂」,造物主讓他們循環運轉。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B.C.384-322),認為世界萬物的基礎是一種「原初物質」,即純質料冷、熱、乾、濕,再由其對立形成四大元素,而世界萬物再由四大元素構成。 亞氏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位於宇宙的中心,地球本身不動,其他天體都圍繞著地球運轉,天體圍繞地球運動分為若干層,如月亮、太陽、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依次一層層地排成若干同心圓,宇宙的最外層是不動的推動者,即神是一切天體追求的根本動力和最高目的。

亞氏的宇宙哲學對占星術影響極為深遠,經過托勒密(Claudius.Ptolemy)的整理,形成「地心體系」如下圖。一直是占星學最重要的基礎,即使現代已知是「日心說」,但占星學仍以地球觀察為討論核心。 據考証托勒密約在西元後A.D.100-170之間,他無疑是占星學發展歷史中最重要的標竿人物,他學識淵博,有關地理、光學,仍是現今必讀之書,占星學重要著作《四書》(Tetrabiblos),已將占星學的架構及原理說明得相當詳細,若比對現今占星學讀本,除心理學、分宮、現代技巧外大抵都相通,所以說,占星學在托勒密時代,已奠定基調。

約與托勒密同期或較早的羅馬詩人馬尼利烏斯(M.Manilius)所著的《天文學》 (Astronomica),將斯多亞學派(Stoic)的宿命論和占星學結合,強調「命運控制著世界,萬物都依無可避免的定律.....它創造了人們,但也在他們出生時,決定了他們的壽數和命運的變化。」

在希臘化時期,除托勒密和馬尼利烏斯,較著名為人所知尚有二位,即都勒斯(Dorotheus of sidon)和維替斯.瓦倫(Vettius.Velen)在當代都有一定影響。

從上述這些人著作中,可發現天宮圖(Horoscope)已具備了,因此討論本命已不是問題,王朝宮廷所供養的宮廷占星家無時不在地為王公諸侯尋求吉利時刻,從事政治、軍事、經濟的活動。希臘化後期,占星術幾乎是王公貴族必備之知識,羅馬共和國末期,內外交爭的局面,奧古斯都(Octavius)即屋大維,就曾公佈自己的本命天宮圖昭示天下,自己就是天命真子,即將登上大位。 占星學歷史上就從托勒密之年代A.D.2世紀起一直到西羅馬帝國滅亡之前,占星術極為鼎盛的時期,稱為第一次黃金期。

本文原載於《占星學》上下

所有文章均受著作權保護,如欲轉載請先徵得本人授權同意。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