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3日 星期四

談談Glenn Perry《From Ancient to Postmodern Astrology:Toward a New Synthesis》 之四

作者 台灣 秦瑞生老師

C. 自我中心

 Glenn Perry抨擊傳統占星學因害怕想控制而過於自我中心,凡事僅考慮命主的自身利益,只談工作、愛情、財富如何?何時發生?為各種目的選擇吉時開始施行計畫,而這些都源自自我需要所致。他說這倒不是問題,但關鍵是占星學無法提供明選確切的訊息。


 另外他說預測事件易導致命主精神官能症(Neurosis)的畏懼。並舉兩個例子:
1. 過運(transit)海王星0`會合MC時,不要開始經營新的事業。
2. 當John的土星180`冲你的金星時,不要跟John約會,說這是典型傳統占星家規勸客戶避免的行為。
這樣會顛覆發展的過程,對命主沒有好處,失去成長的機會。站在現代心理占星學的立場,經由心理透視,所有的經驗都具目的性,縱使是遭逢危難的經驗,試圖避免實際上可能促使精神官能症,他以容格曾言「所有的精神官能症是因無法承受合理的困難」證明他的說法正確。


 他又很驕傲地說現代心理學的每項觀念和變化是20世紀前完全看不到的,即使有些占星家舉證古代技巧也有心理學的目的,但都僅是病態的需要而已。

我們就針對Glenn Perry的論調來檢視:

趨吉避凶本就是人類的天性。美 國哲學 教授Frank Thrilly《西方哲學史》(1964, 3版) 解說希臘哲學時,說明伊璧鳩魯( Epicurus,BC342-270)的快樂哲學之倫理學意義曾言「人的本性總是趨向快樂。誠然,所有動物都依賴天生的本能趨樂避苦。」又中世紀高潮期著名的科學家和哲學家Avicenna (AD980-1037) 「人具有動機力量,稱之為慾望。分為兩種型式:一是趨向的動機,即獲得快樂;一是避開的動機,即避開痛苦。」(註十三)


 人類的這種天性是為了生存,安全需要。這種本能促使人類想要了解未來,預測未來,甚至探索未來的渴望。如果說整個文明發展軌跡就建立在這種可貴的天性也不為過,硬要誣指較早發展的傳統占星學因害怕想控制而過於自我中心,似乎太責難人類的天性了。不管傳統或現代都脫離不了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再說,傳統占星學的內容,也沒有如Glenn Perry的指控所謂的自我中心,討論的範圍,具體地涵蓋命主的富貴貧賤,賢智愚痴,六親關係,生活週遭環境,教育,工作事業,犯罪,訴訟,災難…等人一生都必須面對或可能面對的苦難和快樂,非掩耳盜鈴或駝鳥心態式地假裝沒有這些課題。


 Glenn Perry 指控的「自我中心」反倒是在現代心理占星教科書處處可見,它忽視外在環境,退縮至內在的必然結果,這才是真正的自我中心,以魯道夫/Clair合著《心理占星學全書》P20的內容為例。



除此之外,有關黃道十二星座的字訣也看到以我為中心的要義

白羊座:我是(I am) 天秤座:我衡量(I balance)

金牛座:我有(I have) 天蠍座:我渴望(I desire)

雙子座:我思(I think) 射手座:我看(I see)

巨蟹座:我感覺(I feel) 魔羯座:我使用(I use)

獅子座:我要(I will) 水瓶座:我知道(I know)

處女座:我分析(I analyze) 雙魚座:我相信(I believe)


 深入研究及使用傳統占星技巧的占星家都知道,占星學並非科學,無法提供明確的訊息。但它植基於實際天體的運行,從巴比倫時代開始,以真正觀察到的天象淬煉出精巧的占星技術,相當具體實用,經驗證後絕對會讚嘆易經繫辭傳「天垂象,見吉凶」的要義。但Glenn Perry卻先入為主地否定,未經實證就批判它們不可靠,甚至說太複雜,真不知如何與之論道,他卻寧願躲在象牙塔內,僅就天宮圖要素的象徵大肆地擴充其意義。


 傳統占星學因強調格局高低及事件吉凶,就被現代心理占星家棄之如敝屣,如Glenn Perry所說的預測事件易導致精神官能症的畏懼。但事實上,人面對問題,就真的那麼脆弱嗎?若果真如此,人類世界的文明要如何進展?另外,在現代開放的社會,不該再強調階級意識,但富貴貧賤/賢智愚痴卻確實存在,這是不容否認的。現代心理占星家多數忽視這項事實,主張人可以完全自由意志地去發揮,以實現Maslow的自我實現需求,這樣較具生產性/建設性?坦白說,盲目的樂觀超出命主個人能力所及,只會帶向災難,何來美景?傳統占星學明辨命主個人格局高低及能力強弱,在這種框架下及未來可能趨勢,適當地建議命主應該如何因應及潛力發揮,不是更適得其所嗎?


 當凶的徵象出現在命盤,Glenn Perry卻說不應規避,要去經驗,才得以成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才不會促使精神官能症。 現在心理占星學的基礎大都建立在佛洛伊德所創立的精神分析學派的心理學,尤其是容格的學說。研習該派的現代心理占星家,不免潛移默化地強調無意識的內在人格。有些人犯了<學習精神分析症候群>會過份地指稱,人都有潛在病態的精神官能症,要經由心理治療,使無意識浮現在意識層,才能知曉心理癥結所在,從而得以對症袪除心理病根。Glenn Perry自豪的現代心理占星學可成為後現代占星學的新典範就是這種模式。


 身為20世紀心理學重大發展的四大勢力(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超個人心理學)之一的精神分析學派影響甚為深遠,我門很尊崇佛洛伊德和容格對無意識學說和人格理論的貢獻,但筆者要質疑的是:


1.佛洛伊德化約論的論述,即病態,泛性論,受制於童年經驗,悲觀,幻想,以偏概全的傾向(即他以自身經驗及少數個案認為其他人亦同)(註十四),雖經該派又發展自體心理學,及客體人際精神分析除最為人詬病的氾性論外,仍然存在這些被批評的傾向,我們如何真正完全地信賴它?

2.容格擺脫佛洛伊德的泛性論,加上社會文化因素,提出集體無意識的觀念,更深入地探討人的內在,但有關宗教,神話仍屬片面性,其原型理論過高地評估原始人類祖先的智慧和心理;個案研究也屬少數精神疾病患者所得結論,同樣亦屬以偏概全。另外它將人格類型與侷限的心理機能相關連,得出八種而已,與真實的人格多樣化相比,也同樣太過化約。

3.Maggie Hyde《容格與占星學》中譯本第五章〈精神的地圖〉p.175,列出國際知名心理占星家使用名詞一覽表,可知他(她)們在套用天宮圖要素與容格學說術語時,相當不一致。請問要如何遵循?     



4.心理治療的療效連心理學界的大咖德裔英籍的Hans Eysneck 1950年的研究顯示嚴重的精神病康復與病人所接受的心理治療無關。儘管他早期的研究引起心理學界一片撻伐,但1980年他去信《American Psychologist》用更多研究支持他當初的發現,而且更大力支持他原本的立場。(註十五) Rollo May 也提及「現在的人常常用無意識來辯解人的行為,簡直是可惡至極,以致人逃避自己的真面目,無意識不過是一個方便的藉口,可以用來解釋任何因果關係,或者是一個儲存庫,你可以從其中找到任何行為上的解釋。」(註十六) 這兩位心理學大師的評論,請問Glenn Perry占星與心理治療的結合,如何成為後現代占星的新典範?


 談論Glenn Perry的文章就到此為止。其他有關 D. 氣質的描述 E. 價值的判斷 F. 僵化的技巧 G. 受懷疑的有效性 H. 強調確定性,多屬技術性的問題,他未深入了解及驗證,大發謬論,祇自曝其短,讀者有興趣可參讀Chris Brennan 及 Bendykes的精采回應文。





〈註十三〉:鄭希付編著《現代西方人格心理學史》p.19-20. 廣東教育出版社

〈註十四〉:李安德《超個人心理學》。若水譯。第二章佛洛伊德的典範。桂冠圖書。

〈註十五〉: Deidre Bobgan《Psychoheresy:The Psychological Seduction of Christianity》p.164-165 Santa Barbara CA:EastGate 1987

〈註十六〉: Rollo May《The Discovery of Being》 p170-171 New York:W.W.Norton&Co., 1983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