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8日 星期二

恆星群/星座‧星圖發現、命名大事紀要〈三〉

AD18世紀初葉

約翰‧佛萊明史帝(John Flamstead,AD1646~1719),英國人,英王查理士二世任命建立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並命其為第一任台長。為解決當時船隻所在經度的航海問題,他努力觀測恆星位置,在他逝世後集結成《大不列顛星表》(《Historiae Coeletis Bntannica 》)於AD1725年出版,同時也在AD1729年出版星圖《Atlas Coelestis》,這份星圖星表首度使用望遠鏡觀測紀錄,包含2848顆恆星位置,精準度更勝以往。

AD18世紀中葉

尼可拉‧路易斯‧拉卡伊(Nicoias Louis de Lacaille,AD1713~1762)法國人,是少數獨自前往南半球進行天體觀測的天文學家之一。他死後於AD1763年出版《南天恆星目錄》(《Coelum Australe Steilli-frrum》)頗受好評。
他將北半球、南半球肉眼可觀測的恆星各自彙整在一張圓盤上予以製作出來。他也命名13個新星座,但和過去以神話或動物命名的方式不同,而是改以化學實驗的工具為雛形,分別是:

唧筒座、矩尺座、圓規座、望遠鏡座、顯微鏡座、玉夫座、天爐座、南極座、山案座、時鐘座、網罟座、雕具座、繪架座。

AD19世紀初葉

約翰‧波德(Johann Bode,AD1747~1826)德國人,是位自學有成的天文學家,擔任柏林科學院天文台台長將近40年,於AD1801年出版星圖(《Uranographia》),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星圖,共記載17,000顆恆星。

AD19世紀中葉

阿格蘭德(Friedrieh Wilhelm August Argelander,AD1799~1875) 德國人,擔任德國波昂天文台台長,帶領團隊於1852~1857測量亮度9.5的恆星,於AD1863年出版《波昂星表》(《Bonner Durchmusterurg》,簡稱BD星表)與BD星圖,共記載324,000顆恆星。

AD19世紀中葉

波克森(N. Pogson)將目視星等予以標準化,規定每一顆星等的光度差為2.512倍,即一等星比二等星強2.512倍,比三等星強6.30倍,比六等星強100倍(其2.512之數字係由 而得的),比一等星再強的分為0等星、-1等星、-2等星……,每等級光度差也是2.512。往昔星等只用到整數,現可推廣到小數,如天狼星的亮度為-1.43,織女星為0.04。

兩天體差一星等,亮度約差2.512…的一次方倍,約等於2.5倍
差二星等,亮度約差 2.512…的二次方倍,約等於6.3倍
差三星等,亮度約差 2.512…的三次方倍,約等於16倍
差四星等,亮度約差 2.512…的四次方倍,約等於25倍
差五星等,亮度恰好差2.512…的五次方倍,約等於100倍

AD1920

國際天文學會成立,對星座作整理、統合,訂定各星座的邊界線,結果在1930年的總會以托勒密的48個星座為核心,由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共同認定出88個星座成為定案,全球各地天文學會都予以遵守,全天88個星座一覽表見〈附錄〉。

按語

19世紀末,科技日益進步,尤其邁入20世紀後,光譜分析、電子、電腦、哈伯天文望遠鏡的使用,恆星的目錄一再擴充,如第二代的《導引星表》(《GSCⅡ》)已擴充至四億三千多萬,令人不得不驚嘆宇宙浩瀚。由於本大事紀要旨在說明西方恆星群/星座的發現、命名,以利恆星在占星術運用的原由追蹤。一般占星學僅使用一等、二等或三等星,所以現代天文學有關恆星目錄的擴充,就占星學而言不具特別意義,故大事紀要屆此為止。



參考文獻


1 星星的故事 傅學海等 百花文藝
2 星圖滄桑 傅學海等 科普知識
3 星空中的神話 長島晶裕著/黃萱惠譯 春光
4 天文觀星圖鑑 陳心維譯 貓頭鷹
5 西元前的數學家 江銘輝著 凡異
6 12宮與28宿 江曉原著 遼寧教育
7 渾天大五星寶鈔增篇 黃家騁著 武陵
8 星空世界的語言 Geffrey Cornelius&Devereux Paul 原著/顏可維譯 中國青年
9 Astronomica Marcus Manilius原著 哈佛大學
10 The Fixed Star &Constellation in Astrolog Vivian.E.Robson Weiser
11 Fixed Sttars Bernadette Brady Weiser
12 Star Names/There Lore and Meaning Richard.H.Allen Dover
13 The Fixed Stars Anne Wrights www.win.shop.com.au




本文已獲著作權法保護,如欲轉載請先徵得授權同意

沒有留言: